利来最老的品牌官网首页,利来囯际老牌,利来国国际APP环保-为更美好的工业环境而努力「官网」
2025-02-18 03:11:50

全球最大“大冰箱”又要刷新了

分享到:

  当前,热雪奇迹在全国共有9个在运营项目,另有15个项目正在建设或筹备中。例如,2024年11月★,杭州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项目成功签约★,建成后将成为浙江省最大体量的旗舰型室内雪场,预计2030年前建成★。

  后来的入局者也尝到了★★“甜头”★★★。2023年9月,龙之梦冰雪世界落地太湖龙之梦乐园。太湖龙之梦乐园总裁柳九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项目在开业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业绩超出预期★,是整个乐园十余个业态中表现最好的业态之一。尤其在2024年元旦★,冰雪世界突破了1.4万人次的单日客流量★,其中滑雪场约3000人次。★★★“冰雪世界并不在乐园最初的整体规划中。但我们看到广州、无锡等地室内滑雪场运营的成功,参考了郑州某冰雪小镇的业态★★★,决定将两种形态结合并创新,打造了‘滑雪区+冰雪小镇’的模式。”

  除了滑雪区,冰雪娱乐设备也“卷”出了新高度。上海耀雪共设有16个主题游乐项目,出现了很多全新的玩法。例如,“雪山跳台★★”是一个迷你版的室内蹦极项目;★“飞雪滑翔机”让游客顺着设计管道从高向低滑行★★,一览小镇全景;“雪屋工程师★”是无动力的项目★,让小朋友感受在雪地里开挖掘机和工程车的乐趣★★。白皑皑的雪地上,布满了北欧风格的村庄、雪山城堡及各种装饰★★★。

  据《白皮书》,截至2024年4月★★,国内共有60家处于运营状态的室内滑雪场,其中浙江、湖南★★、江苏省的数量居前三★★,分别有7家、7家和6家;广东有3家★★★,上海有2家。

  王裕雄则认为,竞争加剧未必是坏事,能够倒逼商家进行创新,找到新的商业模式★,降低成本;消费者则获得了更多福利,冰雪运动的消费门槛进一步降低★★,游玩体验更丰富,从而进一步刺激需求增长★★★,“可能是一种双赢★★★”。“通过供给侧不断创新,原本消费强度低★★、门槛高的运动,最终可能平均消费水平也不高★,项目也能实现盈利,从而吸引更多人参与运动★。我们的体育产业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他说。

  进阶之后,周火为了寻找符合练习需求的雪场,不得不往更远处走。他是★★“刻滑★★”风格,注重速度和转弯的精准控制★★★,需要坡度适中、长度足够的中级雪道。

  2019年初★★,此前在辽宁管理室外滑雪场的宋景风加入了广州热雪奇迹的运营团队,团队里有来自北方不同室外雪场的人才★★。彼时★★★,南方尚未有成规模的室内雪场★★,广州热雪奇迹是破局者,也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鲇鱼★★”入局,长三角地区的室内雪场们迎来了强劲对手。对于大多数室内雪场,场地吸引力主要面向本地和周边城市。上海是长三角地区室内雪场最大的客源地★。

  这样的融合能吸引更多游客群体:滑雪区欢迎不同阶段的滑雪爱好者,冰雪小镇则为家庭游客提供了“遛娃”好去处。

  但南方雪场的扩张速度还在加快★★★,以热雪奇迹在南方城市的开业为例★:2019年先后落地广州、无锡、昆明,2020年落地成都★、重庆★,2022年落地武汉★★,2024年又落地武汉第二家;位于苏州★★、深圳的2家新雪场也将在2025年开业。

  太湖龙之梦乐园属于组合型旅游度假区,除了冰雪世界,还有国际马戏城、太湖古镇、动物世界等项目。“这也是我们的优势★★,尤其在节假日、暑期旅游旺季时,许多还是冰雪运动的新手游客,游玩了其他业态后,就可能被冰雪世界所吸引★。”柳九邦说。

  “地域分布上,我们的室内滑雪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核心城市和滑雪客源地。选址上,则要考虑城市的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并参考各个城市体育运动的市场环境。规模和结构则由城市定位★、人口数量、消费水平等宏观指标共同决定。”热雪奇迹相关负责人说。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在去年底的调研结果显示,2024年滑雪装备销量前10的省市中★★,有半数来自南方,包括广东★★★、上海、江苏、四川和浙江。

  他表示★★,2022年是一个较为关键的转折年★★,无锡热雪奇迹的客流量开始有了明显的增长,周边城市也不断有室内雪场开业。

  以太湖龙之梦冰雪世界为例,据柳九邦介绍,来自上海的游客占总数的40%—50%,其次是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在上海的中山公园、人民广场等交通枢纽★★★,每天都有定时定点直达乐园的接驳班车。而在耀雪开业后,来自上海的客流量被明显分流,客源地分布也随之变化。

  唐承财提醒,未来南方冰雪场馆数量的进一步增长,需建立在科学规划基础上,避免产能过剩和同质化发展★★。一些中小城市存在跟风建设冰雪场馆的现象,导致一些项目运营效率低下、利用率不高★★;室内项目的中高端供给也存在不足★,在中高端冰雪旅游★★★、专业教练培训等领域,与北方或国际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最特别的是6层休闲娱雪空间的开放式设计,各个项目没有被区隔,而是有序地错落安置在第一层的极光小镇和层高58.9米的滑雪出发平台之间。游客需要乘坐魔毯、电梯、缆车或雪国列车,在不同楼层之间穿梭。

  ★“价格战”也随之打响。一位上海滑雪迷在社交媒体记录了自己的“薅羊毛”经验,去年8月,她曾抢到过耀雪内测的福利票,4小时仅需210元★★★。正常情况下,耀雪的定位偏中高端★★★,不同类型日的4小时滑雪票在400—800元不等。

  ★★“南方城市发展冰雪经济的优势在于庞大的潜在客群和较高的消费能力★★★,对新鲜和休闲体验有着强烈需求★★★。”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副总经理汪辉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他指出,近年来,居民对户外运动的需求持续增加;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南展西扩东进”冰雪运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了重要推广作用;同时,商家也积极对冰雪消费场景进行创新,例如东北文旅对“南方小土豆”发出的邀请曾席卷全网。多方面因素推动了南方冰雪需求的增长★。

  “滑雪市场的南方消费者比重一直在快速增长★★★。我们在调研北方滑雪场时发现★★★,崇礼等地的滑雪培训营,很多学员来自长三角、珠三角或西南地区★★★。”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作为“基建狂魔★”★,南方不断突破“一边滑雪,一边看海★★”的上限★,但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商业模型能否跑通还有待落地后验证。例如,专业赛道会要求更高的客单价★★,需要吸引更大范围乃至全球的高净值滑雪人群★,未来如何与北方的室外滑雪场★、全球其他滑雪度假胜地相竞争?★★”王裕雄说★★★。

  周边产业的带动效应也很明显★★。他表示★★★,考虑到环保和用地要求★★,项目选址往往都偏离市中心,一开始雪场周边的人气不高★,开业后★★★,雪场所在的融创茂商场里的入驻商铺越来越多。

  许多大规模投资的项目不乏国资助力。上海耀雪冰雪世界由陆家嘴集团和港城集团共同投资开发★★;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由珠海华发集团投资;杭州热雪奇迹的合作方则为萧山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旗下企业。

  以往室内雪场的游乐项目多以冰为基础,把北方室外公园常设的冰上自行车、滑冰、转转杯、冰滑梯等项目搬进“大冰箱”★★;也会开设特色冰雕展、堆巨型雪人★,供游客拍照打卡★★。

  谈及主要难题★,他表示,一是如何把控室内恒温,需要综合考虑制冷和能耗间的平衡★★★,“压力很大,温度拉低零点几度★★,就会增加巨大的运营成本”。最终,团队判定-5℃、-6℃环境下取得的效果最佳。二是安全防护,室外雪场多采用安全防护网,室内雪场需要在雪道边缘、转弯处、障碍物附近等危险区域安装防撞垫★★。

  2019年6月,广州热雪奇迹正式营业。“南方游客都觉得非常新奇,刚开业时的盈利情况就很好。”宋景风说,除了珠三角居民★★,来自长三角、香港和澳门的游客也很多,最高单日接待量可达四五千人次。“营业前半年★★★,光门票收入就突破了亿元,整个团队都非常兴奋。”

  开业前200天★★,客流量累计约55万人次。2023年底,热雪奇迹相关负责人曾以这一运营数据测算★★★,广州项目的回本预期在10年左右。截至2024年6月,该项目5年间实际接待的年均客流量达80万人次。

  2024年1月14日,广东广州市★★★,民众在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练习滑雪。摄影/本刊记者 陈骥旻

  多元化的业务发展也增强了项目盈利性。祝笛表示,除了滑雪门票,滑雪培训是无锡热雪奇迹另一项主要的盈利板块★★,除了场地内的教学,也通过建立滑雪校队★,面向青少年开发专业滑雪培训教程★,培养竞技人才。

  然而★★,长三角地区雪场的雪道长度往往只有一两百米,对他来说不够用★★。他开始★“特种兵★★”出行,去了一次哈尔滨热雪奇迹★,其雪区面积当时居全球第一,最长雪道达500米;后来又经常坐火车北上,一个月去湖北咸宁九宫山室外滑雪场练习2—3次★,“有一条高级道特别适合”★★★。

  耀雪位于临港新片区,距离也较远,从上海市内抵达也需1—2小时;相比之下,在耀雪的整体花销也更高★★★,但为了理想的练习雪道,她表示★“贵也愿意去★”。

  ★★“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时期对雪量和雪质的需求,优化场内各类冷量采集设备的布置方式和控制方式。标准是在确保冬夏室外40度温差、最大单日接待客流8000多人次的情况下,让数十米高差的几条不同雪道都能达到各自最佳的室内温度和雪质标准。★★”谈及室内项目的普遍经验,热雪奇迹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在竞争压力下,室内雪场开始花式上新。例如,太湖龙之梦乐园在去年重金引进了一批企鹅★★,投建企鹅馆,在冰雪世界★、酒店设置了参观点★。★★★“乐园的规划方案里包括了海洋世界,因而我们在饲养企鹅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等方面已有所储备★★★。借助这个优势,希望能提升冰雪世界的项目竞争力★★★。”柳九邦说。

  2024年9月★★★,上海耀雪冰雪世界正式营业★,室内雪场面积超9.8万平方米,“雪场面积全球第一”的头衔落到了南方城市。营业半年来★★,游客们发现★,最简单的绿道往往最拥挤,最大坡度仅8度★,总长仅61米;其他三条雪道即蓝道(S弯道)、红道和黑道★★,均要求滑雪者有一定基础,坡度分别为12度、22度和26度,长度均超过300米★★★。尤其是最陡的黑道,从远处看像一座室外雪山。

  其他雪场平日3—4小时的雪票往往定价200—400元。很快,她发现太仓阿尔卑斯雪世界率先降价促销,在直播间囤了299元的4小时滑雪票,甚至有网友抢到488元的全天滑雪票;当前,太仓常规日4小时滑雪票的售价为399元。她还发现★★★,适合新手练习的无锡热雪奇迹也曾推出170元左右的全天畅滑票。“希望各大‘冰箱★★★’继续卷价格卷服务★。”她说。

  2023年9—10月★★★,浙江太湖龙之梦冰雪世界、上海阿尔卑斯雪世界★、江苏太仓阿尔卑斯雪世界等室内场所陆续开业。周火有很多朋友是“公园★”风格,“这需要配备跳台、滑轨、U形槽等设施。很多开设了公园道的长三角室内滑雪场★,就很受他们喜欢”★。

  据公开报道,项目总投资额约7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其中室内雪场面积超9.8万平方米,系全球最大;也是上海“十四五★★”重大旅游投资项目之一★,被称作上海旅游产业链的“最后一块拼图★”。

  今年春节,他又见证了客流量的增长★★★。★★★“我们将每天的客流量数据与去年对比,平均提升了20%,尤其是亲子游客的增加。”宋景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据他观察★★,南方室内雪场的盈利能力不输于北方的室外雪场★★,即使是在每年4—5个月的雪季期间★★。

  第一次南下时★,他参与了广州热雪奇迹的运营。该项目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室内滑雪场★★,2019年6月开业,15个月后便突破了百万人次的客流量,验证了南方室内雪场的可行性★。在他的印象里,2018年以前★★,南方几乎没有大规模的室内雪场★★★,几年来的变化令他感叹★★★。

  此外,南方的冰雪世界极少独立运营★,往往放置在大型商业综合体中,这一属性也增强了其抗风险能力。例如,无锡热雪奇迹位于融创茂商场内,与融创乐园、海世界、水世界等项目相邻。

  “这个项目对标全球顶级设施和国际赛事级别标准,将显著提升南方冰雪场馆的专业性和影响力。依托于深圳便捷的航空与港口网络,该项目也有望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包括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等境外市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唐承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在缺乏天然冰雪资源的南方★★★,室内滑雪场是主流的练习场地。然而★★★,彼时长三角地区营业的室内滑雪场屈指可数。前三个月,周火几乎每周末都去浙江绍兴乔波冰雪世界练习★★,“有两条初级道对新手比较友好★”。交通方式则是和雪友们拼车★,往返路程加上滑雪总用时约8小时,包含各项开销的单次成本约750元。

  他负责浙江一家大型室内滑雪场的运营管理,已经是第二年。平日,他穿一套黑色工作服,时常举着对讲机在场馆内来回奔走,造雪机的分布★、如何恒温制冷★★★、滑雪教练队伍规模、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等,他对每处细节都了如指掌★★★。

  无锡热雪奇迹也在2019年开业。总经理祝笛说,开拓市场最初还面临市场认知★★★、人才短缺的挑战。“5年前,大众对室内滑雪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限★,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市场普及推广,改变传统观念★。同时,专业的滑雪教练、雪场运营管理人才等也相对匮乏,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唐承财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未来的关键。例如,长三角地区可通过跨区域协作分工,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各城市应根据自然环境、市场潜力和人口特点制定发展策略。经济较发达且交通便利的大都市可重点发展高端冰雪旅游综合体,大中城市则结合自身特色★★★,发展‘冰雪+文旅’等融合产品。”

  “市场当前供需两旺★。”王裕雄说,南方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南方中心城市建设和运营的室内滑雪设施是可以盈利的。★★★“北方冰雪经济发达,资源禀赋最有优势★★★。但从盈利能力上看,现阶段南方的室内滑雪场可能更强。”他说。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早期室外雪场的坡度偏大,对城市型客群并不友好★★★。新设计雪场滑道坡度需要更合理★,优化两段不同坡度滑道相接时的坡度差,更注重场地的兼容性。

  “项目投建的初衷是为南方地区提供一个全年可享的冰雪运动与度假目的地★★★。我们的目标受众广泛,包括初学者、进阶滑雪者、寻求新奇冰雪体验的休闲游客。★★”副总经理汪辉说。

  不过,在很多人看来有“地狱级难度”的雪道★,却解决了陈璞的场地难题。住在上海的她★★,从一年前开始练习滑雪★,周末开车去太仓、湖州的室内滑雪场请教练练习。进阶后,她需要一个难度更高、能与室外滑雪场的环境相衔接的场地★,耀雪恰好满足了这一点。★“S形的弯道、最陡的高级道都很贴近外滑的需要★★★。”

  南方的野心还在扩张,排名很快将再度刷新。预计在今年底正式对外开放的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将建成面积10万平方米的雪场,超越现居第一的上海耀雪冰雪世界。

  据“深圳发布”1月消息,项目的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进入装饰装修阶段,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开业。从外部看,完整结构已经显现,形状如一条蓝鲸从深海跃起。

  同为国际大都市,深圳也将迎来地标性的室内雪场——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

  如同周火和陈璞一样,近年来★★★,追求专业性、有消费能力的南方滑雪爱好者越来越多。

  爱上滑雪的原因可能有无数种,周火的痴迷源自一次偶然。2023年初★,正在上海工作的他刷到了有关单板滑雪教学的视频,为了复刻这些帅气的动作,他开始了独自追雪的旅程。

  具体看来★★★,投资成本上,大型户外滑雪场往往比室内场地更高,包括对整座山体的整修★、人工造雪和运营的费用★;运营时间上★,北方户外滑雪场在非雪季存在运营难题,南方室内滑雪场可以四季运营★★★,场地的坪效、人效更高。

  提升服务品质,则需要在日积月累的运营中磨合。据柳九邦回忆,2024年元旦客流量超出预期后,雪场便着力优化游客排队进出的流程、增加换装空间、提升雪质等。再如,雪场此前有一片区域用于娱雪的雪圈滑道,经游客反馈后★,改造成了单双板技能道,受到公园型滑手的喜爱★★★;原来的滑道也加宽了一倍,拥挤程度明显减轻★。

  无锡热雪奇迹在2019年开业运营★★★。★★“当时,对无锡或长三角地区的游客而言,大多觉得滑雪是一种季节性的、在北方才能进行的旅游活动★。这5年,雪场的游客数量逐年上升★,而且愈发专业,自带雪服、雪板的游客越来越多。”总经理祝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市场入局者也不能盲目乐观。南方当前更关注冰雪场馆的硬件建设,对冰雪文化的培育重视不足,冰雪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程度偏低;南方居民对冰雪文化★、冰雪运动安全性等方面的认知相对缺乏★★★,市场也有待进一步培育。

  在社交媒体★★★,有不少上海网友开始★“劝★★”龙之梦降价。有人盘算了交通住宿费后★,退掉了龙之梦的10次卡决定转向耀雪;也有网友艾特官方账号,表示★“快跟上脚步”★★。10月下旬★,龙之梦冰雪世界成人3小时含装备的滑雪票从380元降至280元★★。

  如今的南方已经成为★★★“基建狂魔★★”,甚至“霸榜”世界纪录。据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发布的《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 (下称《白皮书》)★,截至去年4月底★★★,雪区面积排名全球前8的室内滑雪场中★,有6家来自中国,其中有5家位于南方城市,分别是上海★、广州、成都、湖州、长沙★★★。

  当前,南方地区的冰雪运动参与率仍显著低于北方地区。发展大型甚至超大型的室内滑雪场,其信心和野心从何而来?背后又有怎样的生意密码?

  据了解,自开业以来,上海耀雪冰雪世界日均客流量达1500—2000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超5000人次;今年春节期间,全度假区日均接待客流超过8000人次。

  据前述《白皮书》,2023—2024雪季财年,在滑雪人次排名前10的省份中★★,浙江、广东已在列,滑雪人次数分别达127万、102万,同比分别增长2.0%★、41★★.7%★★★。

  面对更好的薪资前景★★,宋景风已经第二次南下★★。此前,他在北方室外滑雪场已有多年的运营管理经验。

  竞争将在未来进一步加剧,已成必然。有雪场负责人表达了担忧★:“周边的中小型雪场数量也在增加。倘若投资一哄而上,一旦市场供给超过了南方游客的需求★★,就可能导致不健康的市场发展。”他表示★★★,从盈利性看★★★,项目最终比拼的还是运营的成本和效率★★★,必须想办法提升自身竞争力★★。

  在雪场内部或周边,也往往设有餐饮★★、住宿、冰雪装备相关购物、演艺娱乐等业态,拉动配套产业消费。★“不同业态之间存在利益补偿机制。滑雪场能够为其他业态吸引更多高消费力的客户,相应地,它也会在租金等方面获得补偿★★★。★”王裕雄解释★★。

  其建设进展备受南方滑雪爱好者关注。雪道方面,该项目将设置5条专业赛事赛道★★,最长雪道达450米,最大落差83米。这意味着更加陡峭的室内雪道,上海耀雪冰雪世界的内部垂直落差约60米★★。

  宋景风对此也很感慨,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南方室内滑雪场开启“价格战”。从现有经验看,他认为,只通过降价争夺客流的效果很有限★★,游客之所以愿意买单,最看重的仍然是项目的硬件设施、服务品质★★、游玩效率、趣味性等。

  该项目的总投资额约367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3.9万平方米。其中★★,雪场面积达10万平方米★★★,这将再度打破雪区面积的世界纪录。项目钢结构共4★★.2万吨★,用钢量已经达到北京鸟巢的级别★★★。

  据他回忆,参照哈尔滨室内雪场的经验★★,在广州室内做模拟、测试、运营维护的时间持续了半年左右★。

上一篇: 2025中国电影总票房破200亿元 《哪吒2》冲刺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名
下一篇: |利来熙熙利往攘攘香港报纸电子版